网站首页 > 室内设计> 文章内容

对话向菲:长出设计的触角

※发布时间:2017-8-9 19:24:38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刚毕业的时候,我住在的半地下室里,没有洗手间,要出门到公共澡堂洗澡。的冬天很冷,洗完头,一走到家的时候,头发已经变成一缕一缕的冰条,头甩一甩就有冰块掉下来

  当时我们品牌在有10家专卖店,最大的一家店有4000平,自营系列及代理国外系列近10个。市场当时还没有软装陈设的概念。

  起初负责一家店,到后来的整个总部市场。一点点开始为客户自学一些设计软件,开始参与为客户的一些家庭布置。当得到越来越多客户认可的时候,每一次的店面陈设和产品更新的时刻,都会给我带来异样的兴奋感。

  有一些原有的客户希望我帮他们设计自己的家,或者一些地产旗下的样板间。那时候,他们给了我很多机会。后来我开始慢慢思考,样板间、家、卖场之间的设计需求区别是什么,功能区别、情感区别、场景区别等等。这个时候行内开始有一个新鲜的名词出现,叫软装设计。

  开始的那两年,我为了开拓市场还只身跑到海南,当时海南的星级酒店发展得很快。也就在那时,创建了现在公司最原始的客户积累。

  当时真的很,不过当人没有给自己留退的时候,也似乎只能往前走。最多晚上夜深人静的时候在被窝里哭一会儿,来一下小女生那不值得一提的情绪。

  我一直认为我是幸运的,从营销或者设计岗位转换成一个公司的负责人,曾经我也面临着作为一名管理者的各种问题。这个过程中我遇到了跟我有同样追求的一群人,更重要的是他们给了我陪伴,也给了我成长的时间。

  我花时间去读了MBA,我也找了很多机会去倾听周围成功者的分享,才慢慢的开始有更好的转变。

  虽然我从事的是设计行业,可是我一直很感谢自己所学的及毕业后从事8年的市场营销专业。它我深刻理解四个字--“换位思考”,不管在影视剧,还是现实生活中,越来越喜欢观察人与人之间,人与空间之间那细微的感性触角。

  不知是受专业的影响,还是因为我天生的多愁善感,我总是很喜欢捕捉空间里除了可以用逻辑推理,数据分析以外的那一点点的情感需求。

  以至于当我们公司一开始创建时,我便喊出“遵循,创造美好”的设计。如果把设计艺术创作比喻成歌曲的表现形式,我更希望它是民谣,细腻而温暖,不经意间的深入。有一种设计感受,我把它形容成“看不见,离不开”。

  我常说,甲方请我们做设计是为了解决问题的,有问题很正常。要想获得甲方信任,一定要对结果负责,否则就是吹牛。

  渐渐的,公司有越来越多能够相互认同的伙伴们走到一起,除了赚钱,更来自于发自内心想把事情做好。

  对客户负责,对公司的伙伴也一样。公司成立7年以来,工资只有提前过,没有推后过。没有一个设计师找我补过提成,有一个因家庭原因离职的员工,半年还收到公司的金,让他欣喜万分。

  我想让我身边的伙伴们知道,我们养成坚守承诺的习惯,不仅是为别人,因为这样我们才能获得同样的承诺。

  一走来,看到越来越多优秀的伙伴,公司的回头客也居多,内心也挺欣慰的。有这样一个小小的舞台给自己,闲暇也会有家人和朋友一起去体验生活,总算是没有自己吧。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