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平面设计> 文章内容

3点半放学 谁陪孩子

※发布时间:2017-11-19 23:16:33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用几何图形的木条与电“拼接”出红绿交通模拟信号灯,用3D打印机“打印”出自己设计的房子,用手机软件远程控制暖房中绿植的温度、湿度以及日照时间……看到这些,也许你会觉得自己走进了各种大学实验室,其实这是和平区岳阳道小学在每天下午放学后进行的学生素质拓展课。从去年开始,岳阳道小学正式推出“学生自选课程超市”。“‘超市’里共有6大类75门课程,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自行挑选。”岳阳道小学副校长张静秋说。

  在该校“学生自选课程超市”的课表中,记者看到,有创意软陶、插花、素描等艺术类课程;有跆拳道、小足球、排球等体育类课程;也有指尖上的数学、英语趣味配音、唐诗宋词等知识类课程;更有3D打印、物联网种植等科技类课程。走进3D打印教室,学生们正在老师的指导下用电脑软件绘制房屋平面图,“一会我们会用一种特殊软件把设计好的图形进行拉伸,使它成为三维图像,再进行一系列的加工后,就可以在3D打印机上打印出自己设计的房子了。我特别喜欢这门课,每天都盼着放学后可以早点来这里上课。”正在学习3D打印的学生告诉记者。

  现如今,在本市和平区,小学采取学生走班、教师走班、课程走班等多种形式开展素质拓展活动,确保每周开展两次,每次两课时,学生参与率达到100%。

  上周五,在天津市实验小学的操场上,几十个孩子正跟着老师着太极拳的基础动作。同时,在学校的体育馆以及教学楼内的各个教室里,高尔夫、户外、无人机、电子摆饼、国学、桥牌、法语、西班牙语等一批素拓课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之中。“素拓课的实施,受益的是学生,方便的是家长。”实验小学校长杨立军表示。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说法,是因为学校在课后开展的学生素质拓展课外活动,在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同时,也拉长了学生的在校时间,从而把学生的放学时间推迟到下午4点50分或是5点以后。

  目前,和平区全区小学共开设了球类、游泳、武术、击剑、管弦乐、舞蹈、礼仪、国学、绘画、棋类等735个素质拓展班、169种活动项目。在传统兴趣活动的基础上,增设了虚拟机器人、乐高搭建、3D打印、激光雕刻、微电影制作、烘焙、创客空间等近几年新兴的活动。

  除了素质拓展课,每天放学后,和平区的不少学校还开设了免费的托管班,“我们周一和周五的下午会有素拓活动,周二下午是精品活动,周三和周四是免费的托管,学生放学后可以留在学校,有专门的老师负责留校学生的自习课。”杨立军介绍说。同时她强调,这样的托管服务完全是建立在学生和家长自愿的基础上,比如一二年级的孩子年龄尚小,家长们普遍会选择在三点半放学后接走孩子,让孩子回家休息,而三到六年级的多数家长更愿意让孩子放学后留在学校。

  、成都等地构建了以财政投入为主的经费保障机制,如市2015年按城区生均每年700元、郊区生均每年900元划拨专项课后服务经费。西城区计划用3年时间在全区建设百所学校少年宫,让学生在校内就能自主参加各类课后活动。上海市公办小学普遍向家庭确有困难的学生提供课后免费服务。省市按生均每天2元安排托管经费,支持各小学校试行学生课后免费托管服务。这是当前各地开展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主要形式。

  青岛等地“以学校家委会为主导、学校参与配合”,依托学校的场所和设备开展课后服务工作。包括由家长委员会组织家长轮流担任志愿者、学校派出教师或学校干部给予指导和配合,由学校教师或退休教师及家长共同配合担任志愿者进行免费托管,由第三方收费托管等具体形式。

  省公主岭市等地鼓励青少年校外教育场所和学校密切合作,共同开展课后活动。通过争取财政支持、吸引社会捐赠、向家长适当收费等方式建立课后活动经费保障机制。、学校、家长对青少年校外教育场所提供的校内课后活动进行监管。

  重庆、广西、四川等省的一些地方以社区、社区教育学院和团组织等为主体,依托学校、社区、文化馆(站)等公共文化服务场所和设施,招募志愿者、邀请“五老”、鼓励教职员工、吸纳家长义工、聘请专业人士等,建立财政专项拨款、社会捐赠、适当收费等多渠道经费筹措机制,为中小学生提供课后服务。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