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伏的山谷、令人着迷的森林、曲折的海岸线、以及斑驳的春季牧场,所有的这些都可以成为风光摄影的内容,而且经常会产生令人的作品。
为了节省在目的地四处乱逛的汽油费,要事先做一点准备工作。可以通过网络、图书馆或当地的旅游信息点搜集目的地的信息,看看当地有哪些被拍过的照片,想想你如何能做得更好。参考你欣赏的摄影师的作品并不丢人,还要从他们的作品中学习。
你还可以看看那些户外活动的信息,比如徒步、野营、登山、自行车和漂流等,这些信息中往往会提到一些风景优美的地点。也可以和其他摄影师交流一下,面对面或在论坛里,征询他们的,哪里值得一去及哪里应该放弃。一旦你做好了一张“必去地点”的清单,就可以背起行囊出发了。
风光可以因光线而千变万化。考虑到你拍摄的场景,很明显只有一种光源可以使用:自然光。很多风光摄影师相信,最佳的光线来自清晨的太阳——在日出前后一个小时的时间。另外一些则认为,日落时的光线更具有生动的颜色。不过冬季的太阳光在中午时最适合拍照。
无论你有何偏好,也该在时间到来前预先找到拍摄的,保持顺光或测光,设置好相机,然后等待表演开始的时刻。记住,要带一把舒适的椅子、一瓶热饮及一件厚衣服。
缺少构图元素的场景常乏味的,所以要利用其它物体来安排你的照片构图,想想看哪些东西会吸引观众。在拍摄地点周围四处一下,找到兴趣点并运用构图来布置画面,比如三分、对称或黄金分割率等。
留意下一你眼前的那些地形元素,以及它们是如何互相配合的。例如:地平线、山脉的走势或一片湖水。考虑一下它们和你之间的空间,以及如何构图能够形成最有趣的画面。阴影和反光会不会成为最很有趣的元素?考虑安排一些引领观众视线的前景元素,或者一些引导线条。比如小、河流或铁轨,这些线条可以将观众的视线引入画面。
在你拍摄前,问问自己“这幅画面中哪里让我觉得最有趣?”“这个构图足够吸引我吗?”以及“最有趣的地方在哪里?我将它们最好地展示出来了吗?”对这些问题尽可能客观,你觉得有趣的地方,别人也会很快发现到吗?最后,虽然你拍摄的是风光照片,并不意味着你被在风光的狭窄范围呢——多做尝试!
调整三脚架高度,找到最佳的拍摄视角:若脚架太低,景物看起来会比较平;太高,则前景可能出现歪斜。给三脚架中轴挂上石袋(背包也行),防止突然起风影响稳定性。如果你的三脚架上有水平仪,利用它来构图是水平的。记得相机要尽可能地固定紧一些。
关闭镜头上的防抖开关,将相机ISO设低至100或200。如果你对手动有信心,考虑使用长时间,尤其是在黎明和黄昏光线比较弱时。长时间可以将海水和云层的运动虚化,营造出梦幻般的效果。如果在白天拍摄,或光线比较强烈,考虑使用中灰滤镜减弱进入镜头的光线,也可以实现长时间。
使用优先模式,有机会创造不同的景深效果。想要获得比较宽的焦内成像,可以使用f/11-f/22左右的。如果你喜欢创意,何不试试浅景深,只将前景清晰成像。利用回放检查图像,确保细节锐利及色彩生动,学会看直方图来控制。如果相机允许且存储卡容量足够,使用RAW格式拍摄。
黎明与黄昏是拍摄风光照片的Golden Hours,此时光线最为柔和、色彩最为丰富,随手一片也能出,中午或者下午光比太强光线太硬,照片效果会大打折扣。所以,起早贪黑是拍风光的必修课哦!
广角镜头提供了更广阔的视角以及包揽更大范围元素的能力,视觉上更具冲击力,是风光拍摄中最为常用的镜头。
长焦镜头不仅可以捕捉远处精彩的画面,同时拍出的画面有一种空间压缩感,让远景和近景紧贴画面。想拍出好看的风光照片,广角和长焦镜头都不可或缺。
:一般情况下可使用小拍摄,但不宜过小,F8-F16左右为佳。小可获得较大景深,让远景和近景都更清晰,保留更多细节,但使用广角镜头时无论大还是小皆可使用。
:一般情况下可使用小拍摄,但不宜过小,F8-F16左右为佳。小可获得较大景深,让远景和近景都更清晰,保留更多细节,但使用广角镜头时无论大还是小皆可使用。
白平衡:擅用相机的手动白平衡或白平衡偏移功能,让画面展现不一样的色彩氛围。可使用相机内的定时功能,减少按下快门时的相机震动。
拍摄风光最常用的三分法让照片更有层次感,利用三分构图,将景色区分为前景、中景、背景等,营造出层次感。
使用竖构图可表现景物的整体面貌,体现出景物的雄伟壮丽。另外,无论是横构图还是竖构图,当自己不能判断地平线是否水平时,可以借助相机的电子水平仪观察画面是否平稳。